“平安筑基石,安全促發展”。雙鴨山礦業公司始終以建設“平安雙礦”為首要目標,把安全生產作為“天字號”工程來抓,堅持“三位一體”、嚴刑峻法抓安全,推動安全治理模式向“事前預防”轉變,實現人機環的高度和諧、相互包容、互不傷害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壓實安全責任,織密責任網絡。他們嚴格對標《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》《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》等文件精神,精心構建完善“明知履問”責任體系。對主體責任、領導責任、監察責任和全員崗位責任進行細致分解,形成環環相扣、層層遞進的“一級監督一級、一級對一級負責”的層級監管體系。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,從嚴倒查追責。
優化系統建設,夯實安全基礎。他們以打造規范正規的系統為方向,全面落實礦長與總工程師負責制,堅持每季度邀請外部專家開展系統風險評估,依據各礦實際情況,量身定制“一優三減”實施方案,全力補齊系統欠賬,全方位提升各大系統的安全可靠程度。對設計不合理、系統不健全的,堅決嚴禁施工,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。
超前精準治災,筑牢安全防線。秉持科學預測、精準治災的原則,他們大力加強對隱蔽致災因素的全面普查。通過調配精銳力量,配強專業隊伍、專業裝備以及專業技術人員,嚴格落實各項重點治災工程與技術措施,切實做到“四位一體”防災治災。尤其在瓦斯治理方面,突出提級管理,充分運用瓦斯防治“八招”,強化瓦斯抽采系統建設。同時,重點加強對沖擊地壓監測預警數據的深入分析,積極實驗應用堅硬頂板注水壓裂卸壓技術,嚴格落實“三限三強”措施。此外,同步推進水、火、煤塵、頂板等災害的綜合防治,依據“一礦一策”“一面一策”的精準策略,確保災害治理有的放矢。
嚴查風險隱患,守護安全底線。他們持續加強“雙重預防機制”建設,聚焦于排查重大風險、消除重大隱患、防范重大事故,嚴格落實“動態停人、靜態停面”措施,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。積極學習借鑒上級監察監管的經驗做法,將專業監察、駐礦督查與業務保安有機結合,繼續推行預案制排查,對排查全過程進行詳細記錄,并以臺賬化形式推進整改工作,實現監察監管的全覆蓋。
推進標準化建設,提升安全水平。他們堅持系統抓安全、系統抓達標的工作原則,對照新版標準,科學制定年度規劃與月份計劃,穩步推動工程達標、設備達標、環境達標。鞏固3個一級標準化礦井建設成果,同時積極謀劃,力爭建成東榮一礦、東榮三礦兩處一級標準化礦井,確保各生產礦全部達到一級標準化水平,以標準化建設為企業安全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深化自主管理,激發安全活力。依據正規生產的嚴格要求,進一步健全完善職工自律、班組自管、區隊自治、系統自控以及礦井自主的“五自管理”機制。特別重點落實好班組長安全津貼與職工安全年金政策,大力打造“無隱患、無三違、無事故”的自主管理示范班組,充分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,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,成為每位職工的自覺行動。
實現管理信息化,賦能安全監管。大力推廣“互聯網+現場管理”創新模式,將先進的監測監控技術深度融入安全生產全過程。重點加快AI視頻監控平臺建設,穩步推進干部值帶班信息化,實現井下無線網絡覆蓋率、精準定位系統完成率100%。借助信息化手段,提升安全管理的科學性、精準性與及時性,為安全生產裝上“智慧大腦”。
強化教育培訓,提升安全素養。他們統籌推進正向引導、案例警示以及安全文化創建。重點圍繞《安全生產涉法提示十二條》進行深入宣傳解讀,嚴厲整治“三違”行為,通過教育引導,促使職工強化安全意識,規范安全行為。秉持“缺什么補什么”的原則,分批次、分專業開展精準培訓,確保職工熟練掌握并運用“三程一標五細則”。常態化推進逢查必考、逢培必考工作,以考促學,激發職工學習積極性。同時,扎實開展技術比武與應急演練活動,切實提升職工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應急處置能力,確保從業人員培訓合格率與持證率均達到100%,為企業安全生產筑牢人才根基。